首页 民俗正文

中国皇帝陵墓屡有考古发现,为何日本天皇墓不让动?

admin 民俗 2022-12-18 00:32:33 208 0

年底了,西安开始冲KPI了。2021年12月14日,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被确认为汉文帝的霸陵,2022年1月24日,陕西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发布了秦始皇帝陵重大考古发现。

古代中国,有着以孝治天下的基本国策,在死者为大的儒家思想观念下,厚葬风俗一直贯穿着整个中国历史。帝王陵寝,埋葬着一个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对于研究一个朝代,或者揭秘一个时代尘封的历史秘密都有着无可估量的价值,这不,西安白鹿原江村大墓的确认直接推翻了明清两代关于汉文帝霸陵的认知。

汉文帝霸陵

历史,需要文字记载,更需要考古发现佐证。与我们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同在儒家文化圈,日本国内也有着丰富帝王级别的墓葬群,可是关于日本天皇陵的考古发现却是推进缓慢,或者说公之于众的考古成就少之又少,同样是帝王级别的陵墓,同样处于儒家文化圈,为何中国帝陵屡有考古发现,而日本天皇墓的考古却很少公布,甚至可以说不让动?朋友们好,本文由青衫弹史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喜欢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支持一下哦~

01 帝陵制度

忆秦娥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小时候通过诗词认识帝王陵寝,李白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杜甫的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晏殊的萦带二川河洛水,寂寥千古帝王陵等等,缪缪几笔构建起我对于帝陵初始认知,苍凉寂寥。

及至长大,到了南京参观过明孝陵,去了北京看过明十三陵,特意去过西安参观秦始皇的兵马俑,还有河北的清东陵、清西陵,各朝各代的帝陵真正在眼前铺开,虽然我所看到的以地面建筑为主,更为庞大的地下世界难窥一角,却也将我对于中国帝陵制度构建起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明十三陵分布图

中国古人敬重生死,有着浓厚的风水学传统,对于墓穴的选址,陪葬品的安排都有着讲究,原始社会时期和夏商周三代我国形成了早期的王陵制度。陵本意是山丘,秦惠文王时期明文规定民不得称陵,陵字成为帝王墓葬的专用名词。等到秦统一六国,开创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王朝,始皇帝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并且开创了中国的帝王陵寝制度。

陵寝,又称园寝,即帝王陵墓之寝殿,其建筑布局主要由寝和殿组成。寝殿制度在秦始皇时期形成规模,祭祀地点由陵上移至陵侧,形成了陵侧起寝、陵旁建庙的制度并且延续两千余年。与此匹配的是,还有陵邑制度,始皇十六年专为皇陵而设立丽邑,开了中国历史上帝王陵设立陵邑之先例,而西汉时期更是将陵邑制度发扬光大,汉代将地方上豪强大族迁徙到帝王陵附近分散居住,强干弱枝,有力的打击了地方豪强的做大,保障了中央的绝对权威。杜甫诗中的五陵年少金市东,便是这种陵邑制度下体现。五陵原之名起于西汉,是都城长安北边的长陵邑、安陵邑、阳陵邑、茂陵邑和平陵邑之合称。汉高祖刘邦迁功臣和六国贵族于长陵邑,此后历代西汉皇帝沿袭此制度,移民们来自西汉的32个郡国,尤其是以淮河以北、黄河以东、燕山以南的关东地区人口为众。

秦始皇

除了陵寝、陵邑之外,在皇帝陵园建神道、立石刻也始于秦始皇陵,秦始皇陵墓高五十丈周长五里,遍植草木,内设置文武百官座次的殿堂,以水银作江河大海的模型,用珍珠宝石制作成日月星辰以象征天空,以金银制成凫雁蚕雀等动物陈列其间,秦始皇陵封土之高大、规模之恢宏、建筑之精美、埋藏之丰富、耗费之巨大、历时之久长,亘古未有,举世无双,秦始皇所创立的制度对于中国王朝政治体制影响深远。

02 帝陵考古

始皇帝13岁登基,14岁开始修建陵墓,39岁统一天下,49岁病死途中,秦始皇帝陵整整修建了30余年时间,先后动用了70余万人参与修建,规模宏大,此后历代王朝帝王沿袭此法,帝王即位伊始,帝王陵破土动工,驾崩之时而封陵完工。

对于大一统王朝而言,国家稳定运行,雄厚的财力组织起统一规划的帝王家族墓葬群,也因此在中华大地上留下诸多帝陵遗迹,如西安的秦汉隋唐等朝帝陵群、洛阳的东汉魏晋帝陵群、山西大同的北魏早期帝陵群、北京的明十三陵、河北的清朝帝陵群等等。

始皇陵铜车马

众所周知,帝王陵墓中有着大量文物,当然也有着大量金银珠宝,这就引来了诸多有心人的觊觎,特别是在乱世时期,地方军阀出于各自目的,有组织的大规模挖掘盗取,三国时期曹操为了凑足军费,曾设立摸金校尉一职盗取汉代陵墓中的财富,元朝统治时期,在元朝统治者的默许下,僧人杨琏真迦组织人手大规模破坏性挖掘南宋皇陵,几乎将宋代帝王陵墓破坏殆尽。另外还有一些盗墓者的存在也会对帝王陵造成破坏,这也是为何中国王朝如此之多,可是如今存世的帝王陵墓其实并不多的原因所在。

帝王陵墓有着大量文物,对于王朝历史有着重要的考古意义,别看如今秦始皇帝陵、汉代帝王陵考古接连取得重大发现,其实对于帝王陵墓始终保持着谨慎的态度,如今的考古大都属于抢救性的考古,建国后其实对于帝王陵寝有过一次较大规模的挖掘,可是却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被人称之为考古界的一大悲剧。

万历皇帝的龙冠

20世纪50年代,考古界提出了一个全面解开明十三陵所有秘密的考古计划,最初发掘目标本是明十三陵中最大的明长陵,长陵是明成祖朱棣与徐皇后的合葬陵寝,万幸的是遭到了反对,后来目标转移到稍小的定陵,1956年5月,对于明定陵的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开始,1957年5月,考古队找到了金刚墙,通过墙上的梯形开口,考古队进入了明定陵的地宫。

在明定陵,考古队发现了大量珍贵文物,包括万历皇帝的金冠,镶满珍珠、宝石的凤冠,金银器物、首饰近600件、衣物467件,织锦165匹,然后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落后以及对于文物保护意识的缺失,原本在低氧恒温的环境下,那些有着艳丽色彩的衣物丝绸等文物在新鲜氧气的进入下,瞬间氧化面目全非,失去了考古价值。

明定陵的挖掘给考古界留下了惨痛的教训,经周总理批准,考古界留下了一个不变的规定:不再主动挖掘帝王陵墓,自此之后,中国对于帝王陵墓的考古多为抢救性考古,不再主动挖掘帝王陵墓,以便更好的保护这些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

明定陵出土的皇后凤冠

03 日本天皇陵

说完中国的帝王陵,我们来看看同处于儒家文化圈的日本天皇陵。

在日本, 天皇、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的墓葬称为陵,也包括追封的天皇、神话时代的三位天皇,日本天皇陵由此日本宫内厅统一管理,以近畿地区为中心,北起山形县,南至鹿儿岛县,约900处历代天皇、皇后及皇族的陵墓、还有一些被葬者身份不详,但有可能是陵墓的地块,涉及地点460个,也算是数量众多,规模庞大。

然后这些天皇陵并不属于日本《文化财产保护法》的保护对象,未被指定为国家历史遗迹,严格禁止外部人员进入,陵墓的修复工作、挖掘调查等也一直由宫内厅的工作人员负责,相关资料也一直处于未公开的状态。日本学术界要求陵墓开放的声音不断增强,宫内厅也在推进管理体制的调整,2018年10月15日日本宫内厅宣布,将与堺市政府一同挖掘和调查仁德天皇陵,日本天皇陵考古开始有了些许进展。

仁德天皇陵

那么,相比较而言中国皇帝陵墓屡有考古发现,为何日本天皇墓却不让动?这大概有如下的原因。第一在于,日本皇室的万世一系,菊花王朝的长久统治,从第一代天皇诞生至今延续2000多年,王族血脉传承至今,天皇在日本至今仍然拥有崇高的声望。相反的是中原王朝,自夏商周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大一统王朝与分割割据时代交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皇族王族早已随着王朝的覆灭烟消云散。第二点在于,由于记载的缺失,很多天皇陵其实是随意指定,真正具备多少考古价值还有待商榷。最后一点,众所周知的是,日本文化来源于中华文明,关于日本皇室的起源,一直存在争议,关于第一代日本天皇是徐福的推测一直甚嚣尘上,这些会让日本在心理上难以接受,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导致日本国内对于天皇陵的考古推进缓慢。

04 终章

考古并不只有挖掘,还有着更重要的保护,历史需要考古,但却不能依赖于对于古人陵墓的考古,唯有更好的保护,方能有更好的继承,才能有继往开来,开创新的文明辉煌。

本文由青衫弹史原创,全文3200字,感谢您的阅读,未得允许,不得转载,喜欢的朋友点个关注支持一下哦~,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荣幸~

点赞收藏、关注赞赏,鞠躬感谢!

本文图源网络,侵删!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www.qingshanjuebi.com/post/1918.html
七月七龙道胶囊 NO17久皇 享久喷剂 七月七龙道胶囊 相模喷剂 真大膏 NBB 爵士焦点 壹小拾养护液 牛鲨喷剂 黑豹喷剂 久医官喷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