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中华预防医学会秘书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冯子健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自去年武汉开创性地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以来,国内很多城市在出现疫情后,也针对不同范围或重点人群进行大规模的集中核酸检测,“全员核酸检测成为我国内防反弹的一个重要举措,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实际应对疾病时的一些困难”。
冯子健提到,德尔塔变异毒株的传染性和传播能力显著增强,与早期流行的毒株相比,其传播能力提高100%,传播速度加快,这也意味着在疫情的发现方面要更及时,发现后必须采取更快速、有力的一系列措施。
他提到,新冠肺炎病毒感染后存在高比例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这类人群也都具有相当高的传染性,如果不采用人群核酸筛查检测,仅仅通过追踪密切接触者,无法及时识别、管控无症状感染者(包括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无法实现快速阻断疫情传播的目标。通过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手段,快速识别潜在传染源,是我国新冠肺炎疫情严防死守策略的重要举措。
冯子健认为,由于全员核酸检测的人力、物力资源需求巨大,动员组织工作量繁重、难度大,因此,各地在组织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时,应尽可能提高实施的精准性。要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疾病传播风险评估来确定检测范围和人员,以提高核酸检测工作的效果和效率。
去年5月,武汉“十天大会战”完成千万人口核酸检测,冯子健曾评价“过程非常不容易,出乎意料地快”,如今,武汉在三天内完成核酸检测采样超过千万人次,冯子健认为,这与高效组织动员、核酸检测能力储备提升、公众积极配合等因素密切相关。在他看来,去年本地传播疫情已近尾声,开展核酸检测的意义是用科学方法让全国人民放心、让武汉人民安心,增强全社会对武汉的信心,对于当时武汉摆脱内外交流困境有重要意义。本次核酸检测,则是针对本地正在发生的传播疫情快速应对的重要举措。他认为,下一阶段,可科学评估并适当缩小检测范围,针对有传播风险或传播风险较高的有限人群和社区进行精准检测和重复检测。
面对当下流行的变异毒株,大家应如何做好防控?冯子健提醒,市民应该继续坚持做好个人防护,包括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常通风等举措,“这些措施要更认真、严谨地执行下去”,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去发热门诊就医。
他还强调,当下,应继续大力推进疫苗接种,呼吁满足接种条件的市民尽快接种疫苗,形成高水平接种覆盖率,这不仅是个人和家庭自我保护的需要,也是未来可能考虑打开国门,真正回到常态的信心来源。
(长江日报记者刘晨玮)
来源: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