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正文

你我都可能有过的 N 种状态,小心是抑郁发出的信号

admin 生活 2023-02-03 17:14:25 202 0

「来问」第 69 期

* 以下内容选自丁香医生平台医患问答公开内容。出于患者隐私保护和避免药品宣传,以及文章表达的通顺流畅等方面的考虑,我们对内容和表达在原始内容基础上进行了非常细微的处理

患者

女,20 岁,过往病史:神经性耳鸣

医生你好,我最近不知道为什么特别想死,感觉自己最近特别丧……

其实我一直是这样的,只是感觉更丧了,干什么都没有兴趣,有的时候感觉心脏很难受,还喘不过来气。

很难感觉到开心的情绪,周一晚上上课的时候,还拿剪刀在手臂上划。

其实当时想割腕的,只是剪刀割不深,昨天网购了安眠药和农药,然后被老师发现没收了,真的感觉活着好累啊,没有希望。

我们学校晚上十点下课早上五点半上课,挺累的……

睡着还挺容易的,但是早上一般三点多四点就醒了,醒了就很难再睡着了,手机没电的时候就躺床上发呆。

有的时候特别想哭但是哭不出来,很难受。

邓兰芳

精神心理科主治医师

早上好!感谢你对邓医生的信任。

邓医生从字里行间,能确实体会到你现在的难过和痛苦,煎熬,不易。

虽然邓医生可能不能说感同身受,不过不少面临同你类似困境的朋友向我详细描述过他们的感受。辛苦你了。

心情很丧,很累,想哭,早醒,感到心脏难受喘不过气,自杀的想法特别强烈——综合起来看,可能是抑郁症。

为了更准确帮助你做出判断和建议,邓医生可能会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了解。

①最近,更丧,更痛苦,有多久了?

②现在,可能是高三或者大一的年纪吧?学习压力方面,自己觉得怎么样?

③昨天老师没收了你的东西之后,有同老爸老妈联系吗?现在,是在家还是在学校(或在医院)?

④关于死亡这个话题,咱们可以讨论一下吗?

畅所欲言,没有标准答案哈。

比如,咱们内心深处,怎么看待死亡的,等等。虽然理论上说,死亡是每个人天然拥有的选择权利,不过,咱们还是可以放开讨论一下的,对吧。

⑤对于自己的未来或自己的小梦想或者自己尚未完成的小心愿,能不能说一说呢?

⑥方便向邓医生说说,你的家庭结构情况吗?比如,老爸老妈或亲人,能不能倾听你心里的痛楚?

⑦最近,有遭遇什么事情,可能对咱产生负面影响,可能令到自己心情上更丧更不好了吗?

⑧如果,假设,邓医生建议你去精神心理科门诊就诊试试,可能有办法能让你好过一些不那么痛苦难受。对此建议或可能得抗抑郁治疗,能说说你的看法吗?

如果,还有其他任何想说的,或邓医生没有问到的,也可以一并补充给我。如果字数有限制,可以用记事本先编辑好,然后截屏,以图片的形式反馈给我。

可能你不太方便或不习惯这样长篇大论地反馈哈,那邓医生就先自顾自地分享一些个人意见供你参考。

首先,我们说,选择死亡与否,的确是咱们与生俱来的权利之一。这个,是没有疑问的哈。

而且,长远来讲,大家所有人的终点都是一样的。

所以,死亡,并不是什么不能谈不能探讨的话题,更不能因为你现在不知怎么突然萌生了死的念头而责怪你。

不过,同样的,生也是咱们的权利,对吧。

冷静下来想一想,咱们内心,肯定还是有一些事情、目标、愿望、心愿、希望没有完成的,也可能有一些咱们在意过的、在意咱们的人,对吧。这些,就是咱们选择生的理由和基础。

可能,抑郁会让你很丧,很低落,很痛苦,很难受,很绝望。有可能自杀的想法更多是抑郁惹的祸,并非出自你的心底本意。

或者说,是受到抑郁的影响和干扰,导致咱们的判断出现了错误。并不是你自己的错,而且,抑郁绝对不等于弱者,也不是矫情,更不是什么绝症。

咱们的解决重点,就在于抑郁。抑郁解决了,可能咱们的情绪、睡眠、动力、兴趣、感受都会跟着好起来的。

而且,肯定、绝对是有办法,可以助于咱们有效对抗和战胜抑郁,逐渐找回原来的自己的,这一点,没有疑问。

所以,邓医生的建议就是:

把自己的痛楚难受和心事,向家里人说一说吧。

然后,尽量让自己鼓起勇气尝试着去精神心理科门诊,与精神科医生详细的面诊聊一聊,接受一些能让自己逐渐好起来不那么难受的治疗。

当然,如果有个能够依赖依靠的亲人陪伴着你一起去面对这个就诊和治疗的过程,可能对咱来说,意义重大,对吧。

经过系统规范的抗抑郁治疗,肯定是能够好起来的!

患者

女,20 岁,过往病史:神经性耳鸣

emmm大概是我上传的这些截图里说的这样吧,心好累。

*在这里,患者上传了非常详细的具体个人经历和病情描述照片,出于隐私保护,此处不予展示

邓兰芳

精神心理科主治医师

感谢你的信任和耐心等待!

邓医生推测,你可能是音乐或艺术方向的吧?搞艺术的朋友,都或多或少有那么一些多愁善感,情感细腻敏感。这,也并不是坏事。

不过,在遇到压力的时候,那种细腻和多愁善感,可能就成了抑郁的诱发因素之一。不知你是否认同邓医生这样的说法哈。

太宰治,在发表完《人间失格》之后,就选择了以死亡结束了自己的一切。事实上,在之前,他已经尝试过多次自杀未遂。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文笔这么好的一个人,甘愿放弃自己的生命呢?咱们一起说说他吧,可能也能从他的故事中,有自己的心得。

从他的文字中咱们可以看到的,全是灰暗、负面、阴暗、郁闷、无望之类的情绪,甚至,连朋友在他的笔下也成了「相互轻蔑但仍旧彼此往来并一起自我做贱」。

或许,咱们也可以这样理解,这些,可能都是他在抑郁的负面影响下,抑郁性的判断,并不是他的错或本意,你觉得呢?

当然,与个人成长经历生活经历,是密切相关的。同时,上世纪 40 年代,人们对抑郁对精神科的认识,不如现在丰富,治疗手段也不如现在有效和肯定,这也是另一个现实因素。

而且,日本社会文化中,对于自杀行为的态度(比如切腹),可能也是一个绕不开的影响因素。但所有这些,都不是太宰治自己的错。相反,若放在今时今日,若能有效治疗,他可能会好起来,给子孙和世人留下更多的文字和思想财富。

站在现在的医学视角来看待抑郁的问题的话,咱们可以很肯定的说,抑郁,是一种完全可以治愈,完全可以战胜的疾病,按照许多媒体的说法,可以与感冒一比,「情绪感冒」了。

就诊的事宜,不能强迫你,还得自己认真权衡和考虑。

如果,医学治疗,能够让你不那么难过,不那么痛苦,不那么累,能更有效率地恢复自己的状态,好的更快,更有效率地找回自己阳光的一面,然后,咱们可以一步步慢慢接近和实现自己的一个个小心愿小目标(比如,心情好些了,完全可以去听演唱会啊)。你觉得,这样的治疗收益可以接受和考虑一下不?

死亡,真的不是抑郁的唯一结局和出路。

你可以回想下哥哥张国荣和曾经的央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这两位抑郁患者的经历。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结局。

通过他们的经历,向你传递两个观点,希望对你有用哈:

①抑郁不等于是弱者,不等于矫情,更不等于绝症。它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情绪感冒」,现在医学水平已经有很肯定有效的策略能够应对和战胜它。

②抑郁,经过系统规范的坚持治疗(不管是药物治疗还是心理治疗),肯定是可以康复痊愈的。康复之后,完全能够继续为自己的梦想和目标继续奋斗!

患者

女,20 岁,过往病史:神经性耳鸣

突然想到一句话,活着不被人理解的事情,死后依然不会被理解,只是徒增饭后的谈资而已。

emmm不知道医生哥哥你知不知道走饭,她也有抑郁症,后来自杀了,我挺喜欢看她的微博的,她还有个小号叫「醒醒我们回家了」,看她微博总能找到共鸣。

谢谢医生,我真的很久没有这么舒服的跟人谈过话了。

*在这里,患者上传了非常详细的具体个人经历和病情描述照片,出于隐私保护,此处不予展示。

邓兰芳

精神心理科主治医师

感谢你的信任和赞誉!实在有些愧不敢当,惭愧。也是你让邓医生更仔细地去了解了马洁(走饭本人)的具体经历。

之前,邓医生只是知道那个时期有这么一个女孩,在微博上「直播」了自己的离开。

今天,邓医生特意在你的建议下,认认真真去了解了一下她的具体经历,以精神科医生的直觉来看,她曾经不止一次甚至可以说一直在,向外界传递自己需要帮助,需要理解,需要休息,需要卸下重担和压力,但是,被所有人忽略了,包括在最严重的时候同样被忽略了。

这个所有人,包括朋友、同学、老师、父母、哥哥、网友,和不负责任的键盘侠,甚至医生。当然,这个,涉及到全社会对于抑郁甚至对于精神心理科健康的无知,或咱们在公众健康教育上欠债。

应该说,她的离去,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但是,对于死亡这个事来说,没有如果,没有假设,没有当初,也没有后悔药。

邓医生一直坚持着在向我的抑郁症朋友们,传递这样一个观念,趁着自己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尚未完全被抑郁这条大黑狗吞噬的时候,咱们可能需要学会,趁自己清醒的时候,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定。

你看,人在极度抑郁的时候,眼睛和心灵会被蒙上一层灰色的滤镜,任何事物、任何我们以前的兴趣爱好乐趣,都会因为这层滤镜变得昏暗无光。

这也正是走饭最难受时期的状态。一旦,这层滤镜被戴稳了,可能,她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也会向着阴暗的方向去行进,很难依靠自己打破这层东西。

在滤镜尚未完全固化的时候,她其实尝试了很多次地向身边的亲人朋友传递出信号,但,事实很残酷。

当然,当年的她,也没能幸运地赶上互联网医学咨询,所以,咱们可以尝试着想像一下她当时的孤独无助和无望。

但是,滤镜这个东西,完全不是她本人最初的意愿。而且,若当时她能够得到有效的帮助和指导,这层滤镜,咱们是可以努力把他打破和更换的,最起码,换回本色,是可以做到的。

至于哥哥的遭遇,他可能也正是深受抑郁所加「滤镜」的蒙蔽,然后又没人帮助他及时打破这层滤镜,最终与其他可能的结局失之交臂。

很欣慰地看到你在奶奶陪同下,去精神科门诊就诊了,也看到抗抑郁的药物治疗方案, 这个的确是需要勇气的一步,为你点赞。

舍 * 林可能是这个抗抑郁治疗方案中的主要治疗药物,建议按照医生的建议逐渐把剂量加起来(足量原则)。

等到抑郁明显缓解了之后,仍然建议维持治疗至少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足疗程原则),用疗程把疗效做到稳固和彻底,尽量降低未来人生路上的复发可能性。

另一方面,邓医生还要建议,若实在觉得手头的压力和担子太过重大,没办法继续顶住,咱们该卸担子还是卸吧。

即使是休学,咱认认真真的治病,也不是什么丢人或者矫情的事。

咱们按照医学的思维和套路积极努力的把自己状态调整回来,未来的生活肯定是一天比一天好起来的!

*注 :医生回复内容信息量较多,篇幅较长,本次呈现有所删减。

抑郁距离我们,说远不远。

工作或学业压力、恋爱婚姻问题、婆媳纠纷矛盾以及各种类型的暴力欺凌等等,又或是个别生理疾病,都可能导致人产生抑郁情绪,或者陷入抑郁状态。久而久之,甚至发展为抑郁症。

如果你察觉自己状态不好,总是不开心,心情低落无动力,明显影响到工作或生活,已经持续一段时间,千万别一个人扛着。

当然,也不建议按症状自行对号入座。抑郁在临床中有严格的诊断标准,也有明确的治疗方案。及时寻求专业诊断、心理疏导或治疗,非常重要。

-广告-

通过丁香医生小程序,可以在线咨询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问题,寻求专业建议。

咨询过程可上传文字描述、图片或视频,

本期科学审核 周晓波

精神心理科主治医师

责编猴鸽

作者 邓兰芳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www.qingshanjuebi.com/post/3095.html
七月七龙道胶囊 NO17久皇 享久喷剂 七月七龙道胶囊 相模喷剂 真大膏 NBB 爵士焦点 壹小拾养护液 牛鲨喷剂 黑豹喷剂 久医官喷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