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创业正文

非洲传说中的不死鱼深藏地下五年不吃不喝,却惨遭挖掘到濒危

admin 创业 2022-12-30 09:47:40 326 0

青山网 喷剂测评 洗护测评 健康知识

综述

我们经常会惊异于自然界生物的生存能力,在一些极端的气候环境中,一些本不该存在的动物竟然也能顺利地战胜困难,以某种独特的形式延续自己的生命,这正像是电影《侏罗纪公园》里那句经典的台词,“生命会找到它自己的出路”。

我们今天要说的这种动物也算是把这一点体现得淋漓尽致了,它就是非洲肺鱼。

非洲肺鱼

乍一看这个名字,会有一种还挺强的违和感,在我们的印象里,非洲的气候和环境并不是那么适合鱼类,除非是在大江大河的附近或者是稍微温暖湿润一些的地方,不过非洲肺鱼并不只是生活在非洲,它在南美和澳洲都有广泛的分布,只是在非洲相对多一些。

从生活习性上看,非洲肺鱼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的呼吸方式,大部分的鱼类都是靠鳃来完成氧气的交换,非洲肺鱼当然也能做到这一点。

但是它们还有第二套呼吸系统,也就是以鱼鳔为核心的呼吸结构,其实也就相当于肺这个器官,可以不用通过水来作为获取氧气的中介,直接从空气当中完成这个目标。

所以比起其它的鱼类,肺鱼不仅可以生活在水里,即便被带上了陆地,也能继续换种方式生活,某种意义上也算是两栖动物了。

你可能会说,毕竟鱼还是鱼,就算可以在地面上生存,应该也坚持不了很长时间,但恰恰相反,非洲肺鱼的鱼鳔非常强壮。

解剖实验的结果显示,这个阻止不仅分布着很多气室,而且还有气囊,前者相当于人类肺部的肺泡,后者相当于人类肺部的肺小泡,是一个非常完整且功能齐全的呼吸系统。

因此要让它们长时间呆在陆地上一点难度也没有,这个生理优势也直接决定了非洲肺鱼的生活能力要强得多。

比如在遇到旱季雨水稀少的时候,身边的水生动物基本上都是死的死,跑的跑,只有它们可以立马转换模式,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

当然,非洲肺鱼毕竟还是一种鱼,有着很多自然的天敌,如果就这样把自己暴露在空气当中,用不了多长时间可能就要成为别人的盘中餐。

所以它们一般会选择自己掩埋自己,将整个身体藏进河床的淤泥当中,同时注意给自己留下一个足够大的洞口,目的是能够持续呼吸。

这些都做完之后,非洲肺鱼就开始了它们一年一度的夏眠,因为没有水,它们无法行动,所以必须要在长达至少半年的时间里一直待在这里,直到下一个雨季来临。

此外,因为鱼类的身上还必须保持一定的湿度,而河床里的淤泥在高温照射下很快就会完全干燥,这时候只能靠非洲肺鱼自己来拯救自己,它们会从身体里自己分泌出这些黏液,然后把整个整体都包起来。

一方面可以隔绝高温,一方面可以保护自己的皮肤组织,这层黏液也就是所谓的防水层。

走向濒危

不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没有水,不能行动,这些鱼儿这么进食呢?

这对于非洲肺鱼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不过它们也靠着自己的调整,发展出了自己的应对方式,比如依靠自己身体里储存的脂肪,并且迅速降低机体新陈代谢的水平,正所谓不动就不会饿,在不到2%的代谢率面前,想要坚持六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是不成问题的。

目前的研究已经发现的最高纪录就是5年,这几乎是令人震惊的一种生存能力,就像是一些暂时关闭机能运转的细菌一样,它们可以先在接近休眠的状态里度过很长时间,一旦遇到合适的水环境和温度,又会重新获得生命力。

一些研究者试图从这种物种的身上获得一些启发,从而可以在医学、宇宙作业的领域有所创造。

不过和聪明的非洲肺鱼比起来,人类当然要聪明得多,尤其是在食物短缺的部分非洲地区,当旱季来临的时候,基本上不会担心找不到吃的。

只要随便走进一条干涸的河道,就能找到非洲肺鱼的身影,其实相比于其它的食物来说,鱼肉并不算顶饿,但是在极端的环境中,人是没有选择的,尤其是对于非洲地区来说。

尽管每年也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雨季,但是这里一直都不是种植稻谷的理想土壤,更别说这里还有很多其它严峻的自然挑战,加上历史原因的影响,这里很多国家和地区长期处在极度贫困的状态中。

最新的2021年联合国报告明确指出,这里无法实现温饱的人口已经达到了9800多万。所以没办法,能够找到非洲肺鱼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挖到肺鱼,至少就能继续生存下去,因为这种鱼确实能够很好地满足身体的蛋白及需求。

当然,因为长时间藏在泥土当中,所以非洲肺鱼的身上有一股很不好闻的味道,必须要处理干净才不会影响气味和口感。

结语

不过,和人类的挖吃比起来,非洲肺鱼更大的问及来自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不管是更短的雨季,还是更加炎热的气候,都正在对它们的生存提出挑战。

2002年,非洲肺鱼正是被列入了濒危动物的行列,整个澳洲已经只剩下几千条,这些都在刻不容缓地对人类提出新的环保要求。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www.qingshanjuebi.com/post/2528.html